7月16日,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亮相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,并接受了超90分钟媒体专访。这是他继今年1月和4月之后,第三次来到中国大陆。在此前一天,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提交重新销售H20 GPU的申请,美国政府已向英伟达保证将授予许可证。
密集交流中,黄仁勋盛赞中国供应链系统复杂、高效且极具制造优势,是构成全球AI硬件和智能工厂建设的重要基础;中国的计算机科学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,中国的软件能力是世界级的;提出按照当前评估标准,AGI可能很快实现,且无需根本性技术突破,但具体进展取决于如何定义AGI。但他也同时表示,H20虽解禁,但重建供应链需要时间,从下订单、启动晶圆生产,到最终组装成AI超级计算机,整个流程都需要很久。
01 黄仁勋来华的“小目标”
Q:这是你今年第三次来中国,此次对主要目的是什么?
黄仁勋:我本来希望能用普通话做一次演讲,但我的普通话水平还不够好。但我会继续设定目标,努力提升,争取下次能用普通话发言。这次我受邀参加了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,这个活动非常重要,涵盖了多个方面。
首先,中国的供应链非常复杂且先进。供应链涉及众多供应商、能力、技术之间长期的合作与联系,而中国的供应链基础设施、生态系统以及技术水平都非常先进,制造规模也非常庞大。
其次,今年有很多跨国公司来参会,展示了全球供应链如何相互依存。 我也很高兴能参与到开幕式的庆祝活动中。
Q:那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?你会继续与中国公司合作吗?
黄仁勋:英伟达已经成立30年多了。当我第一次来中国时,百度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小米这些公司都还不存在。我来得很早,能够和这些公司合作是我的荣幸,尤其是在英伟达还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合作。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,尤其是和我们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们一起创造的技术和业务。
Q:你们是否仍打算在中国投资,还是只是维持现有的业务?
黄仁勋:如果你想保持发展,就必须持续投资。市场发展如此之快,竞争也异常激烈,我的所有竞争对手都不是在维持现状,而是在不断投资,力争成为全球的领导者。所以,我们必须不断推进,每一天都不能停歇,才能配得上我们所拥有的业务。
Q:能否谈谈中国客户对H20芯片的需求情况?你提到我们都面临算力焦虑,在昨天解禁消息公布后,市场需求如何?
黄仁勋:昨天消息公布后,我一直都在接受各位采访,还没机会见客户呢!应该给客户时间做采购决策。我们正在全力准备,以尽快满足需求。不过,供应链恢复仍需要时间。英伟达目前的供应链周期长达9个月,也就是说,从晶圆下单到AI超算成品交付需要整整9个月时间。我们正在全力加速Hopper架构产品的产能恢复,但这确实需要持续努力。
Q:你今年来过三次。每次的目标和收获有什么不同?
黄仁勋:是的,今年我来中国三次,都是因为收到了邀请。第一次是春节期间,要不是员工盛情邀请,我本可以在美国过春节的。这次则是受邀在供应链大会上做主题演讲。总之,只要收到邀请,我很乐意再来中国。
Q:还会去其他中国城市吗?
黄仁勋:这次行程结束后我得先回家了,太久没回去,都想我家的小狗了!
02 美国政府对黄仁勋来华和H20的态度
Q:美国政府对你访华有什么反应?
黄仁勋:我一周前去过华盛顿,来中国之前,我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他的内阁官员进行了沟通。特朗普总统一直鼓励我庆祝英伟达取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——我们的市值突破了4万亿美元。他对这个成就非常自豪,并为我感到高兴。他告诉我,去中国时一定要玩得开心。我对中国有着非常高的期望,也期待看到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。
Q:因为特朗普的芯片禁令,英伟达资产减计了40亿美元,这部分损失能恢复吗?此外,特朗普政府对半导体领域施加了很多限制,你怎么看待这些禁令对行业的影响?
黄仁勋:关于这些限制,我们可能无法全部恢复先前的库存减计损失,但大多数库存是可以恢复的。新的客户需求和我们现有的库存产品是可以匹配的,所以不能说100%恢复,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。
至于关税和贸易,世界确实在重新调整。我们作为一家公司,必须适应世界贸易、税收和关税的变化。实际上,贸易和税收政策在我加入英伟达之前就存在,而在我离开后依然会存在。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适应这些变化。
最令人惊讶的是,英伟达非常擅长适应变化。我们的供应链也会随之调整,我们会找到新的解决办法。从长远来看,关键还是要问自己:我们是否在做对世界有意义的产品和技术?我们是否在认真打造优质的产品,保障客户的利益?我们所做的事是否能对世界产生影响?只要这些符合,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
Q:关于特朗普政府允许向中国出售H20芯片一事,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会在其他出口管制方面有所放宽?毕竟出口管制既是国家安全的支柱,也是全球贸易的治理机制。
黄仁勋:我并不了解两国谈判的具体细节。长远来看,这表明每个国家都在某些领域拥有独特专长。这些核心能力确实能促进经济繁荣和安全,这是国家安全的基石。但也要认识到,这些优势领域很可能成为未来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。这可能是关键启示。
Q:本次中国之行,你对竞争对手有哪些不同的见解?是否关注过他们的发展动态?另外,当前中美贸易局势反复,美国科技企业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,你是否为此感到担忧?
黄仁勋:首先回答你关于竞争对手的问题——不,我此行并未轻视任何竞争对手。我们应当尊重所有竞争者,向他们学习,从中获得启发,并将此转化为前进动力。贬低或低估对手有百害而无一利。我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保持高度尊重。至于出口管制,这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,确实可能对英伟达业务造成干扰。我们的责任是向政府说明政策的本意和可能产生的意外影响,但最终政策制定是政府的职责范围。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事实依据,其余不在掌控之中。企业唯有保持足够敏捷,才能更好适应变化。尽己所能,剩下的就顺其自然。
Q:你是否改变了特朗普对H20禁令的看法?
黄仁勋:我没有改变他的立场。我的职责是向总统通报我非常熟悉的事情,也就是科技行业、AI在全球的发展。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,美国有机会在AI技术上保持领先,同样,中国也有机会在AI上保持领先。如果想成为引领者,我们必须与全球开发者合作,必须与全球市场互动。我始终认为,技术领先需要巨大的市场,大市场能带来收入和利润,支撑后续投入。毕竟,H20非常适合训练大模型,现在依然非常优秀。RTX Pro则专门设计用于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模拟,两者用途不同。
Q:你认为在中美的商业合作中,如何平衡与中美两国政府的关系?
黄仁勋:其实不存在所谓的平衡秘诀。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,我们需要与各国政府保持良好关系。英伟达开发的技术具有全球价值,这使我有机会与各国政府深入交流。通过持续沟通,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技术,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政策法规。
Q:你认为中美在AI领域主要是竞争还是合作关系?
黄仁勋:AI领域具有独特的开放性。与其他学科相比,AI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最多,基础技术的共享也最为透明。通过ICLR等国际会议,全球研究者即使素未谋面,也能通过论文进行"虚拟合作"。这种开放共享的特性,使得合作成为AI发展的本质特征。
Q:美国商务部长说H20是最好的产品。这是真的吗?
黄仁勋:我有很多产品,我从来不会给它们排个先后。我们有许多产品是为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的。H20的一个优势是它的内存带宽非常出色,非常适合这里正在研发的模型,比如DeepSeek和千问等创新架构的应用。这些模型非常适合H20。所以我认为H20会非常成功,且一定会非常有用。
Q:H20芯片未来的订单情况如何?
黄仁勋:目前存在几个不确定因素:首先是客户的新订单时间点,毕竟之前的订单被取消了,他们的需求可能已经发生变化;其次,重启供应链需要时间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因此在短期内,我们既无法预测订单量,也难以准确评估供应能力。但我们会竭尽全力满足客户需求,毕竟当前行业普遍存在的"算力焦虑"确实亟待缓解。
Q:目前是否有企业下单H20芯片?
黄仁勋:目前还没有,因为相关许可尚未获批。美国政府部门正在审批流程中,预计很快就会有结果。一旦获得批准,我们就能正式接收订单了。
Q:当前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加剧,就业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监管政策的变化,你们如何应对?
黄仁勋:这里没有什么需要思考的平衡问题。首先我们要意识到,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安全和贸易政策,这是国家的权利,我们需要遵守这些政策。如果有些原因使得我们认为我们的信息对他们有用,我们的责 ....
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